说白了,政治圈的翻脸,比翻书快多了,尤其是当一个大佬退休之后。
默克尔,这位德国老太太,估计做梦都没想到,自己退休金还没领热乎,人设就从“欧洲定海神针”一个托马斯全旋,直接摔成了“通俄第一大内鬼”,还是十恶不赦那种。
这事儿魔幻在哪?魔幻在骂她骂得最凶的,不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人,也不是打仗的对手俄罗斯人,恰恰是当年一口一个“默大妈”叫得最亲的欧洲自己人,尤其是东欧那帮“小兄弟”。
这感觉像什么?就像一个公司的创始元老,辛辛苦苦干了16年,带领公司躲过了金融危机,扛过了产业转型,终于光荣退休。结果公司刚出点事,新上任的管理层第一件事,就是把她的照片从墙上摘下来,再踏上一万只脚,开全员大会批斗:“看!就是这个老东西!当年她签的合同,给我们埋下了今天的雷!她是公司的罪人!”
这口锅,又大又圆,默克尔想不背都不行。
导火索是默克尔最近接受采访,嘴巴没把住门,嘟囔了一句:当年要是波兰和波罗的海那几个国家不瞎搅和,俄乌这仗,可能就打不起来。
这话直接捅了马蜂窝。
默克尔的意思是,2021年那会儿,她眼瞅着普京脸色不对,军队开始往边境线上堆,就感觉要出大事。她赶紧拉上法国的马克龙,想在欧盟层面搞个紧急峰会,大家坐下来跟普京当面锣对面鼓地聊聊,把火苗按下去。
这操作,在她看来,是釜底抽薪。但在东欧兄弟们眼里,这就是投降主义。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当场就炸了,联合起来把这个提议给搅黄了。理由也冠冕堂皇:我们凭什么要跟侵略者对话?这不是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吗?
结果,会没开成,默克尔没多久也退休了,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。
现在默克尔旧事重提,潜台词就是:“我当年想救火,是你们把消防栓给关了,现在火烧连营,可赖不着我。”
这话东欧人能忍?爱沙尼亚外长直接在网上开喷,说战争的锅百分之百是俄罗斯的,你默克尔别想甩锅!波兰前总理骂得更狠,说默克尔是“欧洲百年来最具破坏性的政客之一”。好家伙,这帽子扣的,希特勒听了都得愣一下。
你看,冲突点就在这里。默克尔奉行的是一套典型的西欧老牌资本主义的实用主义逻辑:政治是妥协的艺术,只要能让德国的工业机器转起来,让欧洲的经济数据好看,跟谁做生意都不是问题,面子哪有里子重要?
所以她才力排众议,死活要搞“北溪”天然气管道。在她看来,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,就是欧洲经济的润滑油,是德国制造的生命线。为了这个,跟普京搞好关系,让他赚点钱,多大点事?这叫利益捆绑,经济上的夫妻关系,总比军事上的敌对关系要稳固吧?
但在东欧国家眼里,这套逻辑纯属放屁。
他们跟俄罗斯是什么关系?是世仇。波兰被反复摩擦,波罗的海三国当年直接被吞并。在他们骨子里,俄罗斯就是那个睡在你家隔壁,喝多了就想踹你家门的暴力狂。你居然还想给他递扳手,帮他修踹门的工具?
所以,默克e尔的“能源务实”,在他们看来就是“绥靖”,是“与虎谋皮”,是拿东欧的安全,去换西欧的经济繁荣。这种怨气,早就积了十几年了。以前默克尔在台上,是欧盟带头大哥,大家敢怒不敢言。现在她退休了,墙倒众人推,破鼓万人捶,那还不有仇报仇,有怨报怨?
更骚的操作是,默克尔自己的话还前后矛盾,简直是给别人送弹药。
前两年她说,当年搞的《明斯克协议》,本质上就是个缓兵之计,是为了“给乌克兰争取备战时间”。这话一出,普京那边直接气笑了,心想好啊,原来你个浓眉大眼的早就背叛革命了,那我打你更是天经地义。这话也让默克,尔在道义上直接破产。
现在她又说,当年她是真心想通过对话阻止战争。这就让乌克兰也火了:合着你当年拿我们当猴耍,现在又开始扮演和平天使了?乌克兰总统顾问说得更直接:大姐,我们这死了这么多人,国土都打烂了,您就闭嘴吧,别再给侵略者找补了行吗?
你看,一句话,把俄、乌、东欧三个方向全给得罪了,这政治情商,也不知道是不是退休了就直接格式化了。
但我们把视角再拉高一点,会发现骂默克尔,其实是现在欧洲政坛的一门“显学”,是一种成本最低、收益最高的“政治正确”。
为什么?
因为仗打到现在,欧洲被拖得很难受。能源价格上天,通货膨胀压不住,老百姓怨声载道。尤其是波兰这种前线国家,2024年的国防开支飙到GDP的4%以上,全民勒紧裤腰带准备打仗。这种时候,内部压力巨大,怎么办?
必须找一个出口,找一个“罪人”,让大家把所有的怨气都撒到他/她身上。
这个“罪人”,不能是现在的当权者,不然自己还怎么干?也不能是美国大哥,那是万万不敢的。想来想去,还有谁比一个已经退休、没有权力、而且历史上确实跟俄罗斯“不清不楚”的前任大姐大更合适呢?
于是,默克尔就成了完美的“背锅侠”。
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于“默克尔当年的绥靖政策”,有三大好处:
第一,可以完美解释当下的困境。“我们今天吃苦,不是因为我们现在无能,而是因为默克尔当年埋了雷!”
第二,可以凝聚内部共识,统一对俄战线。“看到了吗?跟俄罗斯媾和就是这个下场!我们必须强硬到底!”
第三,可以为自己现在疯狂的军费扩张和激进政策提供合法性。“我们这是在纠正默克尔的错误,是在为欧洲的安全补课!”
所以你看,这场对默克尔的声讨大会,根本就不是一场历史功过的辩论,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、服务于当下的政治动员。
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说了句公道话,他说要是默克尔还在台上,这仗八成打不起来。因为这个德国女人最懂战争的残酷,也最擅长在悬崖边上踩刹车。
可惜,时代变了。当整个欧洲都踩下油门冲向对抗的深渊时,那个曾经踩刹车的人,就成了人人喊打的罪人。
历史就是这么个玩意儿,它从来不是客观的记录,而是当权者手里的橡皮泥,想捏成什么形状,就捏成什么形状。当年欧洲需要稳定和发展,默克尔就是“定海神针”;现在欧洲需要敌人和借口,默克尔就成了“万恶之源”。
那些骂她的人,真的忘了吗?忘了她是怎么带领德国和欧洲闯过一次次危机的?
不,他们只是觉得,现在骂她,比夸她更有用。而已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
配资手机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