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的坑,踩过的人都懂,有一种悔恨,叫“我当时要是……”
这三个字后面,能接一万种撕心裂肺的可能。但对38军军长梁兴初来说,这三个字后面跟着的,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黑洞。他后来功勋盖世,把38军带成了“万岁军”,可午夜梦回,他想的可能还是1950年那个秋天,那个年轻人跟他提议:“梁军长,我想去你们38军。”
如果当时他点了头,历史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?
这事儿,得从一次堪称“职场公开处刑”的批斗会说起。
1950年,朝鲜半岛打成了一锅滚烫的钢水,我们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,就是去给这锅钢水降温的。梁兴初的38军,是尖刀里的刀尖,王牌中的王牌,是志愿军司令彭德怀手里最硬的一张牌。
第一次战役,彭总给38军的任务是拿下熙川,断敌后路。梁兴初带着部队嗷嗷叫就上去了,结果半路上碰到友军,说熙川城里不是之前情报说的一个营,而是美军一个黑人团,装备到牙齿,火力猛得能把山头削平。
这就好比你是个王牌销售,老板让你去签个小单,结果到地方一看,对方是世界500强的法务部加财务部天团,等着给你下套。
梁兴初,虎将,但不是莽夫。他一盘算,硬啃是送人头,决定先稳一手,等情报搞清楚再说。这一稳,就稳出事了。等他再动手,城里鬼影子都没一个,敌人早跑了。
几天后开战役总结会,气氛就不对了。彭总那脸色,跟西伯利亚的寒流似的。先是把39军、40军一顿猛夸,然后话锋一转,点名梁兴初。
那场面,就是集团CEO在全体高管会上,点名批评王牌事业部的总经理。
“38军梁兴初!”
“到!”
“都说你梁兴初是虎将,我没看出来,我看是鼠将!一个黑人团就把你吓住啦?延误战机!”
梁兴初当场就顶了一句:“情报说是一个团!”
这一下直接点燃了火药桶。彭总一拍桌子:“打仗打的就是情报不明!什么都清楚了,还要你军长干什么?我彭德怀别的不会,斩马谡还是会的!”
全场鸦雀无声。
梁兴初一句话没再说,脸憋得通红。这不是批评,这是羞辱。对于一个把荣誉看得比命还重的军人来说,这比枪子儿还难受。他心里憋着一团火,一团能把天烧穿的火。
会后,饭都没吃,梁兴初就往部队赶。路上,他碰到了一个年轻人,叫毛岸英。
毛岸英当时在志司当翻译,说是翻译,其实啥都干,整理文件,分析战报,有时候彭总发脾气,他还得在旁边当个“情绪缓冲垫”。他过来安慰梁兴初,说彭总是爱之深责之切,别往心里去。
客套话说完,毛岸英突然来了个“神操作”,他说:“梁军长,我对你们38军可是神往已久,能不能让我也去你们那一线部队锻炼锻炼?”
梁兴初当时就懵了。
这叫什么?这叫“太子爷”要下基层,而且点名要来你这个刚刚被CEO在年会上公开处刑的部门。
这烫手山芋,谁敢接?
梁兴初脑子里估计瞬间闪过一万个念头。收了?万一出点什么事,别说斩马谡了,他梁兴初全家都得被唾沫星子淹死。不收?直接驳了“太子爷”的面子,人家可是每天在CEO身边的人。
这道题,太难了。
所以梁兴初打了个太极,说:“这事我做不了主,得彭司令点头才行啊。”
毛岸英倒是很爽快,笑着说:“行,那我自己找他说去。”
两人就此别过。梁兴初当时满脑子都是怎么在下一仗把面子挣回来,把38军的番号重新擦亮,这事儿可能就一闪而过了。他没想到,这一别,就是永别。
第二次战役很快打响,梁兴初和他的38军,就像一头被放出笼子的猛虎,憋着第一次战役的奇耻大辱,彻底疯了。
彭总下令,不惜一切代价穿插到位。梁兴初在指挥部直接立下军令状: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
那是一场足以载入世界战争史的疯狂急行军。113师,一夜之间强行军145里,靠着两条腿跑赢了美军的车轮子,死死卡住了三所里、龙源里,关上了美军南逃的大门。
战斗打得有多惨烈?阵地上,子弹打光了就上刺刀,刺刀弯了就用枪托砸,用石头,用牙咬。38军的士兵,用血肉之躯,硬是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王牌给摁在了地上摩擦。
战役结束,38军打出了威风,打出了血性,歼敌1.1万,缴获无数。彭总亲自起草电报,在结尾写下那句震古烁今的评价:“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!三十八军万岁!”
“万岁军”的称号,就此诞生。
梁兴初终于扬眉吐气,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,洗刷了所有的耻辱。他心里那块石头,终于落地了。
碎了。
成了渣。
就在全军欢庆胜利的时候,一个噩耗传来:志愿军司令部遭到美军空袭,毛岸英同志在轰炸中牺牲。
当时的美军,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,他们的飞机就像盘旋在羊群上空的苍鹰,随时可能俯冲下来。司令部这种固定目标,更是重点照顾对象。相比之下,38军这种在前线高速穿插、位置飘忽不定的野战部队,反而更难被锁定。
梁兴初听到消息,整个人都僵住了。
他肯定会一遍又一遍地回想那个下午,那个年轻人带着一点点腼腆又无比真诚的眼神,对他说:“梁军长,我想去你们38军。”
如果当时,他不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是被那场“职场PUA”搞得心烦意乱,而是拍着胸脯说:“好!欢迎你来!我梁兴初保证你的安全!”
如果当时,毛岸英跟着113师一起在山路上狂奔,一起在阵地上啃着冻土豆,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……他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在那个该死的木板房里,就不会被那些凝固汽油弹吞噬?
没有如果。
历史的残酷就在于,它不给你任何重来的机会。一个微不足道的犹豫,一次人之常情的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,在命运的巨大齿轮下,被碾成了一声无法挽回的叹息。
这件事,成了梁兴初一辈子的心结。他再也没有提过,但那种沉默的重量,压了他后半生。
说白了,这根本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调动问题,这是一个关于人性、责任和命运的终极拷问。在巨大的压力面前,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,做出了一个最“稳妥”、最“符合程序”的决定。他没有做错任何事,但他却永远失去了做对的机会。
这才是最折磨人的地方。
从此,“万岁军”的番号越打越响,梁兴初带着这支部队,继续在朝鲜战场上创造奇迹。只是,每一次胜利的号角响起时,他的心里,或许都会有一个空洞在隐隐作痛。
那是一个永远无法抵达38军的年轻士兵,留下的一道永恒的伤疤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配资手机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