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穆公在图谋霸占中原的雄心下奋斗了数十年,最终却为他人作了嫁衣。那个曾由他亲自扶持的晋文公,最终成了春秋时代的霸主,这让他心中充满了不甘。尽管秦穆公一度梦想通过吞并郑国来实现中原插足的野心,最终却遭遇了郑国的反击。最初,他策划联手晋文公,迫使郑国屈服,然而却被郑国巧妙地说服,最终与郑国达成了联盟协议,晋国的军队被迫撤退。晋文公虽然心中愤怒,但因昔日的恩情,不得不压下心头的怒火。
两年之后,郑文公去世,秦穆公派驻郑国的三位将领杞子、逢孙和杨孙开始谋划趁机占领新郑。郑国的国丧给了他们可乘之机,认为若能在这个时机出兵攻打郑国,便能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迅速获得胜利。于是,三人急忙写信给秦穆公,建议趁机出兵。然而,秦穆公最信任的两位大臣,蹇叔和百里奚坚决反对这一行动,他们认为千里奔袭既有风险也不符合兵法,并且趁国丧发动战争,这种做法显得不仁不义。尽管如此,秦穆公并不理会这两位老臣的劝阻,认为此时出兵正是获得胜利的最佳时机。于是,他果断命令儿子孟明视及其他将领带领三千精兵,踏上了征程。
展开剩余66%出征前,蹇叔和百里奚在送别时痛哭流涕,担心自己的儿子无法再归来。秦穆公则怒不可遏,指责他们竟敢“哭师”,以致动摇军心。百里奚则反驳道,自己只是哭泣自己儿子,岂能动摇军心。尽管如此,秦穆公依然怒气冲冲地威胁,如果胜利归来,定要与二人算账。就在出征途中,蹇叔悄悄交给孟明视一封密信,信中提到,郑国未必有多大危险,但晋国才是真正的隐患。这个信件透露的信息让孟明视和白乙丙愤怒不已,但二人也未能将其置之不理。
在途经雒邑时,孟明视决定全军去甲,迅速通过这片地区。周天子的王室子弟见状,议论纷纷。年幼的王孙满甚至指出,秦军此举无礼、轻佻,必定会失败。周襄王对此嗤之以鼻,没想到这番话竟然应验了。不久,秦军在黎阳津遭遇了郑国派来“劳军使”的玄高。这个玄高原本是郑国的商人,听到消息后急忙假扮使者前来迎接秦军,礼品、牛羊齐备,言辞恭敬地迎接秦军的到来。孟明视和白乙丙惊愕不已,没想到郑国竟提前得知了他们的行动,原本的偷袭计划彻底暴露。
由于长途跋涉,秦军的行动已经难以保密。三位将领只得改变计划,决定顺路进攻滑国并取得一些胜利。满载而归后,秦军选择通过洛水返回。谁料途中却陷入了晋军的伏击。晋军利用崤山地形,设下四路埋伏,形成了包围之势。秦军遭遇突袭,被箭矢和火海困住,四散逃窜。最终,孟明视等三位将领全都被俘,战败的消息传回秦国。虽然晋国最终因秦晋两国的亲戚关系,释放了孟明视等人,但“崤之战”却成为两国关系的转折点,也标志着秦晋从此由亲密变得敌对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手机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